副教授
你的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副教授

张伟

发布者:法学院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883

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刑法教义学

电子邮箱:zw1118@163.com


教育背景

2001.92005.6         兰州大学      法学学士

2005.92008.6         兰州大学      刑法学硕士

2008.92011.6         武汉大学      刑法学博士


工作履历

2011.72016.6       浙江财经大学讲师、副教授(2015.12晋升副教授)

2013.102016.6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

2014.12014.5       台湾东吴大学访问学者

2016.7—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6遴选博导)


社会兼职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秘书长。


主要学术论文(独作)

1.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比较法研究CSSCI),2023年第1期;

2. 《帮助行为的不法判断与中立帮助的处罚边界》,东岳论丛(CSSCI,2023年第4期;

3. 扩张的正犯概念与统一正犯体系,清华法学(CSSCI),2020年第5期;

4. 限制的正犯概念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批判,比较法研究(CSSCI),2019年第5期;

5. 间接正犯泛化与统一正犯体系的确立,法商研究(CSSCI),2018年第3期;

6. 过失共同正犯研究,清华法学(CSSCI),201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2016年第10期;

7. 《“正犯后正犯与犯罪参与理论研究,法学家(CSSCI),2015年第5期;

8. 海峡两岸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当代法学(CSSCI),2015年第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5年第6期;

9. 《刑事合规的基本面向与本土建构》,法律方法(CSSCI),2021年第3期;

10. 《非法经营罪的限制适用及其方法》,法律方法(CSSCI),2018年第2期;

11. 共谋共同正犯消解论,刑事法评论(CSSCI2017年第2

12. 结果加重犯之共同正犯研究,刑事法评论(CSSCI2016年第2

13. 诱惑侦查的规范解释学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CSSCI),2017年第5期;

14. 我国犯罪参与体系下正犯概念不宜实质化,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3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4年第2期;

15. 不作为帮助犯研究,法学论坛(CSSCI),2013年第2期;

16. 帮助犯概念与范畴的现代展开,现代法学(CSSCI),2012年第4期;

17. 我国犯罪参与体系与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刑法论丛(CSSCI),2013年第4期;

18. 中立帮助行为探微,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0年第5期;

19. 打击错误行为性质与后果,东方法学(CSSCI),2009年第4期;

20. 《合规计划的刑事法意义及其展开》,孙勤等主编《涉案企业合规制度与检察履职》(第十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中国检察出版社2021年版;

21. 试论帮助犯的因果关系,海峡法学,2010年第2期;

22.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研究,张凌等主编《犯罪防控与法治中国建设》,中国检察出版社2015年版;

23. 民事赔偿对刑事责任影响研究陈泽宪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刑法调整(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4. 试论竞合性事实错误,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5. 新型受贿罪与信赖保护说及其贯彻,贵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6. 《出罪事由:如何形成一个科学体系》检察日报,2018517日理论版。


著作

1.《非典型正犯与犯罪参与体系研究》,专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

2.《帮助犯研究》,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全球风险社会刑法新议题》,合著,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15年版;

4.《出罪事由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5.《刑事法律实训教程》,参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质正犯理论与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5CFX025,结项时间:2020525,结项评价:良好;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共犯体系与共犯立法研究”,项目编号:2014YJC820078,结项时间:20161231日;

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典型正犯再研究”,项目编号:2020BFX002结项时间:20231130日;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统一正犯体系与我国共同犯罪立法研究”,课题编号:2024BFX012,立项时间:20241223日;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项目“共同犯罪立法研究”,项目编号:2014M550993,结项时间:2016625日;

6.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非典型正犯与我国共同犯罪立法重构研究”,项目编号:CLS2015D054,结项时间:2017325日;

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典型正犯研究”,项目编号:15NDJC113YB,结项时间:20191030日;

8.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预研究项目“组织体责任论视角下单位刑事责任研究”,项目编号:2023ECNU-YYJ042在研项目;

9.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市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防控研究”,项目编号:B13FX02,结项时间:2016324日;

10.浙江省社科联课题“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风险评估及危险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B050,结项时间:2015610


获奖情况

1.专著《帮助犯研究》获中国法学会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

2.研究论文获2015年中国犯罪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研究论文获2013年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344588 传真:021-5434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