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下午13:00,法学院董保华教授在法商北楼模拟法庭,为法学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劳动合同法》修订引发的争鸣与思考”的学术讲座。
董保华教授立足当下的政策背景与时事热点,围绕我国《劳动合同法》制定以来在理论与实务界的争论,通过典型案例,兼采中美制度比较的视角,深入浅出地探讨新形势下修订《劳动合同法》需要注意的相关焦点与思路。全长两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董保华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嗅觉、扎实的学识功底、缜密的思维逻辑征服了现场师生,并激发了师生的积极互动,气氛极其热烈。
董教授以“道德”、“道路”、“道路”将讲座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并系统地展开有关论题的证明与阐释。董教授首先紧密结合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契机,从政策风向入手展开了问题的讨论。他认为,劳动合同制度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难点与要点,是提防我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切入点。董教授回溯了近十年来有关制定《劳动合同法》的争论,并将当前的争论概括为两个思路,一是“锦上添花”,即主张提高劳动基准,通过限制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方式来保障劳动者利益;二是“雪中送炭”,即扩大劳动基准的适用范围,使得劳动法律制度能够调整更大范围内的劳动关系。董教授认为,我国在开展相关劳动制度及劳动合同制度立法活动时发生了思路选择上的错误,并未使得更多的劳动者从制度改革中获益,而这一现象并未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足够共识。最后,董教授结合其最新的理论主张与成果,对当下的理论与现象进行反思与总结,将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概括为“市场自发地将劳动关系变为民事雇佣关系”,“市场自发地将标准劳动关系转为非标准劳动关系”以及“以行政权力将标准劳动关系转为非标准劳动关系”,并就这些现象与问题给出了一针见血的判断与大胆超前的预测。
董教授激情洋溢的讲座风格感染了现场师生并激发了现场的提问热情,董教授不厌其烦地对这些问题一一回应,并希望广大师生能够对后续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讲座也最终圆满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