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法学院发布时间:2021-12-23 浏览次数:0
12月21日,由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支持指导,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芮心月、高级教育官员王海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总督学平辉,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校长助理兼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吴瑞君、法学院院长张志铭、学校办主任张惠虹、文科院院长朱军文等出席中心成立仪式。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华东师大、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的5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心成立仪式由吴瑞君主持。梅兵、芮心月、邓传淮、平辉分别为本次大会致辞,祝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成立,并对中心的发展充满期待。致辞结束后,梅兵、平辉、王海燕、吴瑞君、张志铭共同为中心揭牌。 邓传淮指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职责,要集中力量研究解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如何有效执行、落实到位的问题,为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持和专业支撑。邓传淮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东师大多年来为未成年人保护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和敬意。他希望中心在今后的发展中能着力打造成“四个平台”: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打造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理论创新的平台;二是加强实践研究,打造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实践支撑的平台;三是加强培养培训体系研究,打造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人才输出的平台;四是加强国际比较研究,打造中国与世界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沟通的平台。 芮心月表示,儿童权利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一切工作的核心。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将儿童保护的道德规范、指导原则和实际行动纳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芮心月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常愿意同中国交流数十年来取得的儿童保护经验,并支持中国的儿童保护事业进一步取得重大成就。为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与教育部和各位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在构建国家层面的儿童权利监测体系、跟踪评估儿童保护工作成效、加强政策协调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致力于为儿童的学习成长营造更加安全美好的校园环境。 梅兵在致辞中谈到,未成年人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密保护之网,是衡量一国法治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她指出,在“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学校保护处于主体地位。华东师大作为以教育为优势和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服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始终是学校的使命与责任。中心要充分发挥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以系统性思维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精细化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工作。 平辉表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的成立,契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时代背景。中心要力争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重要智库。他指出,上海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上海市教委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切实承担起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职责。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落户上海,有助于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实践推广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上海方案。 中心成立仪式之后,进入“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讨环节,由华东师大法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岑峨主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专家李瑞,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上海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姚建龙,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李红勃进行了主旨发言。李瑞以《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看“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为题交流了自身观点。姚建龙作《中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主题发言,分享了在学校保护问题上的观点与建议。李红勃以《中国未成人学校保护中的家校社区一体化思考》为题,探讨了未成年人体系化保护问题。 在研讨环节,上海海关学院教授肖建国对主旨演讲做出高度评价,他指出,三位嘉宾的发言从宏观政策层面的分析,到具体问题的提出,再到体系化保护的具体落实对策,形成了严密融洽的逻辑体系;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少年庭庭长顾薛磊结合司法实务经验,谈到了学校保护中学校主体的定义、未成年人受伤害的类型、学生有哪些受保护的权益,以及自身在判案中存在的疑惑。 在自由讨论环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郁能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青少年保护处处长何斌从教育行政工作的角度出发,就教育规章制度落实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观点;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就学生权益与学校保护职责的有机联系问题发表了自身看法;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主任吴燕、至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轶凡分别从未成年人检察实务、律师实务角度谈了未成年人保护实践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刘俊升,教育学部教授卜玉华、研究员汪海萍,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黄晨熹教授,法学院副教授任海涛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的角度谈论了该领域学校保护理论的最新动态,并就未来如何推进学科交叉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展望。 吴瑞君作会议总结时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加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对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出台,我国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更趋于完善,但在立法完善的同时,更要注重落实相关法律规定,从而更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她对中心圆满完成2021-2025年规划任务充满信心,并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达衷心的感谢。 据悉,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将在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的指导和支持下,以打造具有一流研究水平、一流社会影响力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为目标,通过2021-2025年周期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健全学校学生保护工作体系和提升学校学生保护整体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儿童伤害和暴力,包括校园欺凌、校园性骚扰和精神暴力等事件的发生,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研究的理论研究阵地、决策咨询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