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为推动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合作项目”顺利进行,项目总牵头人、华东师范大学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教授任海涛带队赴河北省廊坊市对十余所“学校保护试点校”进行了调研。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合作项目”由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共同指导和支持,由华东师范大学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牵头实施。项目旨在完善以学校为基础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指导学校和教师掌握必要的技能和工具,提升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和地方经验,推动形成新时代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次调研的学校涵盖了廊坊市区、县城和乡镇各个年段的学校类型,包括廊坊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文安县第三幼儿园、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文安县大留镇小学、廊坊市第一中学、管道局中学、文安县第一中学、文安县新镇中学、文安县大留镇中学、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霸州市职业技术中学。调研工作得到了廊坊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也得到了试点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廊坊市教育局思政法制体卫科科长杜明磊同志陪同课题组到多所学校开展调研工作,各试点校为调研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实践经验。任海涛教授带领课题组参观了学校环境设施、校园文化建设,并与学校领导及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相关工作主管教师进行了座谈。
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各试点校在学生保护工作中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各具特色、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例如,幼儿园的“实践性活动课程”体系、幼儿园儿童安全防范措施、省级标准化食堂管理规范等对于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小学开发的大量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以兴趣为中心的各类社团组织,为鼓励学生发展兴趣、认识自我提供了渠道。有的学校探索出以“破除唯分数论”为目标的“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的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发现、转介的完整机制,有的学校探索出“模块教学”方式。
课题组对各试点校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在关注实践操作层面的同时注重总结提炼升华。任海涛教授仔细询问了各试点校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就家长过度保护、特殊学生融合教育等问题给予了认真解答,就专业培训、出台操作指南、专家支持、建设“家校社三位一体”保护模式等后续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课题组、廊坊市教育局及各试点校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调研摸清了各试点校的工作基础、工作特色和面临的困难,为项目下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未来将精心构筑教育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