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你的位置: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讲座回顾 | 外籍人员管理法律操作实务

发布者:法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10

2025 年 3 月 15 日下午,由上海市律师协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三期 “上海律协涉外劳动法讲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举行。本期讲坛的主题是 “外籍人员管理法律操作实务”,共计二百余位律师、学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

“上海律协涉外劳动法讲坛””系列活动由上海律协律师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旨在搭建法律专业人士交流平台,推动涉外劳动法研究与实践发展。第三期讲坛由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庞春云律师主持。

1.png

会议伊始,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岑峨致欢迎辞。她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华东师大法学院一直践行“奉法守正,知行合一”的院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法治人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 “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期待与上海律协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深度融合。

2.png

随后,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陆敬波律师发表致辞。陆敬波律师向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表达诚挚感谢,并对其在劳动法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高度赞赏。陆敬波律师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涉外法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既面临“引进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又肩负“走出去”的使命与压力。在此过程中,涉外劳动法面临着企业员工管理与员工权益保障的双向需求,涉外劳动法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亦随之凸显。

3.png

本期讲坛的主讲人 —— 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屈晓蓉律师以其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大家围绕外籍人员管理法律操作实务这一主题展开讲解。

4.png

 屈晓蓉律师首先从国际法、国内法、地方性规范三大层面详细阐述了涉外用工法律框架体系,为理解外籍人员管理的法律基础提供了全面视角。她指出,随着在华就业外籍人员数量的不断攀升,外籍人员管理既具有企业管理正常劳动者的共性特征,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具有很多特殊问题,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就外籍员工在境内就业的相关问题,屈晓蓉律师深入剖析了九大常见疑难问题,包括外籍人员是否有权要求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达退休年龄能否即行终止劳动关系、就业证与劳动合同的衔接、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主体认定以及外籍实习生的法律地位等。屈晓蓉律师凭借其多年的实务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结合丰富的案例,通过对北京、上海等不同地区的司法实践差异的对比分析,系统地对法院的观点进行梳理、研究和提炼,阐述了外籍人员用工管理的复杂性和地区差异性。

 最后,屈晓蓉律师基于自身在涉外业务领域的探索经验,鼓励大家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涉外劳动法业务中的挑战。

5.png

讲坛结束后,屈晓蓉律师与参加活动的律师、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坛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外籍人员管理法律关系的理解,还为处理相关业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务操作指引。

6.png

7.png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344588 传真:021-5434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