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晚,师大法学论坛系列“科技风险的法律规制--以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为例”讲座在闵行校区法学院楼408教室隆重举行。
讲座人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郑戈教授。讲座由姜峰教授主持,我院张惠虹书记、常务副院长吴泽勇教授、钱叶六教授、田雷教授、于浩老师、王军老师、王美舒老师、李帅老师、袁琳老师,我院校友、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立志律师,译林出版社上海出版中心主任王笑红女士及百余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讲座。
姜峰首先对郑戈教授的学术成就作了简要介绍,并对他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讲座伊始,郑戈教授首先对科技三定律,分配正义问题等作了简要讲述,并着重点明分析一件事物的时候,应当站在科技进步的角度去讲述的,而不是自然人的本能反应。
讲座的第一部分着重评述了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的影响。郑老师不认可那种对基因编辑一边倒的指责态度。他认为为预防艾滋病而做的基因编辑是治疗性的,这是有益的,应当将其与通过基因编辑获取个人优势的增强性应用区分开来。基因编辑并不必然背离基因胚胎手术的五个基本准则:怀有悲悯之心、有所为更有所不为、探索你的自由、生活需要奋斗、促进普惠的健康权。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发展时常是颠覆性的,历史上小麦的选种繁育就是对基因的选择干预。的确,对于基因手术应该进行监管。这方面的一个历史教训,是美国在1920年代后出现的优生学对于疾病和弱者人口的人工干预,干预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涉及分配正义问题。郑老师对于那些反对基因编辑的法律、伦理和技术疑问做了深入的讨论。这些疑问例如:基因编辑违反宪法和法律吗?对基因进行干预有损于人性尊严吗?改变人的基因是否伤害物种的整全性?等等。郑老师对这些问题总体持否定态度,对于基因编辑的未来怀有“谨慎的乐观”,他强调“不要问机器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对机器做了什么”,人类的未来终究还是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我们需要审慎地对待科技风险。
基因编辑涉及分配正义问题。郑老师对于那些反对基因编辑的法律、伦理和技术疑问做了深入的讨论。这些疑问例如:基因编辑违反宪法和法律吗?对基因进行干预有损于人性尊严吗?改变人的基因是否伤害物种的整全性?等等。郑老师对这些问题总体持否定态度,对于基因编辑的未来怀有“谨慎的乐观”,他强调“不要问机器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对机器做了什么”,人类的未来终究还是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我们需要审慎地对待科技风险。
主讲结束后,姜峰教授对讲座内容做了简要的总结与评议,认为郑教授的深入探析拓展了我们思考基因编辑及其法律限制问题的空间。在场的同学和老师反应热烈,踊跃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与郑老师展开热烈讨论,郑老师也耐心对问题作了回答。
其中,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立志校友也表示这场深刻的讲座引起了他思考的新方向,如基因技术从医疗目的向增强目的的滑坡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郑老师也从技术本身原因和技术发展历史两方面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郑老师认为在商业逻辑下,增强目的的基因编辑恰恰才是可能性较大的发展方向,而法律就是因此才有规制该问题的必要性。同时,郑老师也阐明了法律规制的可靠性,并且指出法律人往往就是这样逆商业潮流而行动的,将资本引向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的。
其中,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立志校友也表示这场深刻的讲座引起了他思考的新方向,如基因技术从医疗目的向增强目的的滑坡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郑老师也从技术本身原因和技术发展历史两方面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郑老师认为在商业逻辑下,增强目的的基因编辑恰恰才是可能性较大的发展方向,而法律就是因此才有规制该问题的必要性。同时,郑老师也阐明了法律规制的可靠性,并且指出法律人往往就是这样逆商业潮流而行动的,将资本引向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的。
张惠虹书记代表法学院向郑老师赠送了独具学院特色的文创纪念品。最后,老师们及嘉宾合影留念,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