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22日下午,法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2024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以及本科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在科普讲解中汲取知识养分,在实地观摩里体悟实践伟力。
在科普展览中,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副馆长苏振兴老师和学生讲解员团队共同为大家讲解,详细介绍了建馆历史与丰富藏品,徐徐拉开了博物馆神秘的历史帷幕。一楼展区中,华师大与丽江师范学院联合呈现的《绽放云端遇见华师——高山植物标本展》着重介绍了大树杜鹃曾遭受盗采的沧桑过往,以实例生动诠释了生物安全于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为师生党员们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知识教育课。
在讲解团队的引领下,大家系统参观了植物标本区、昆虫长廊、鸟类展区以及动物标本馆。全过程展览好似一场知识盛宴,既有沉浸式观察标本的体验环节,又穿插了互动问答的讲解历程。通过近距离观察棱皮龟、大熊猫、鸭嘴兽等珍稀物种标本,师生党员学习到标本背后的生物保护故事,了解到“小”昆虫对生态环境的“大”作用,深刻领悟到每一个物种存续的不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在动物标本展馆,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聚焦于“云南绿孔雀案”这一重要的环境司法案例,从专业的生态环境学视角切入,深入剖析司法公益诉讼制度在全面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宏伟目标征程中的关键意义,生动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在司法实践的土壤中落地生根的具体实施,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法治与生态融合的公开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此次参观活动,党员同志们不仅汲取了丰富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增加了对生物探索的热情,也深刻认识到法治力量于生态保护前沿阵地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