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党团工作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文科资深教授
教授
副教授
紫江学者
讲师/晨晖学者
兼职教师
荣休教师
行政人员
招生招聘
加入我们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学术动态
合作交流
师生风采
学生风采
教师风采
校友之家
研究平台
研究动态
研究中心
学院主页
English
学术研究
你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2020-12-28
“刑法适用的一般规则和方法”讲座顺利举行
2020年12月23日下午15:00,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58场——“刑法适用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在法学院101模拟法庭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黄祥青博士主讲,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汪明亮与谈,我院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钱叶六教授主持,张志铭院长、姜峰、柏浪涛、于浩、张伟、孙立红、郑超等老师和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讲座。黄祥青院长首先介绍了定罪的一般规则,具体包括以下三项规则。第一项规则是罪质、罪量一体评价规则,该规则的基本内容是,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评价一个危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从罪质、罪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两者不可或缺。这具体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1)刑法条文没有明确表述罪量最低限度的,在适用解释上,应为违法与道德否定评价留下足够空间。例如,入户...
2020-12-22
证明责任对象的误识与回归讲座顺利举行
2020年12月16日15:00,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学术讲座—证明责任对象的误识与回归在法学院104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胡学军教授主讲,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泽勇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霍海红教授与会点评,我院黄翔老师、袁琳老师和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讲座。讲座开始后,胡学军教授首先从齐白石画作真伪案与水晶球迷案切入,分析何为证明责任的对象。首先厘清了证明责任对象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区别,随后指出,证明责任是在案件的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承担的责任,对当事人来说是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的败诉风险。在对证明责任概念的认识上,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现有理论的问题不仅在于对客观证明责任的本质把握不深,更在于对作为客观证明责任表象的主观抽象证明责任的误认,即误将具体举证责任当成客观证明责任的表象,忽...
2020-12-17
《中国法律评论》姜峰
2020-12-15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效与出路”讲座顺利举行
2020-12-15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效与出路”讲座顺利举行
2020年12月1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53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效与出路”在法学院20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魏晓娜教授主讲,我院樊传明副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吴思远博士、我院钱叶六教授、佀化强教授和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讲座。魏晓娜教授从为什么要研究“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从我国改革的的原因、实效、瓶颈和出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魏教授指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近年来受到学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要害,热度却有所下降,这种“喧宾夺主”的现状需要学界的反思。接下来,魏教授...
2020-12-09
民法典中的逻辑瑕疵与学理分析讲座顺利举行
2020年12月2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55场“民法典中的逻辑瑕疵与学理分析(一)”在法学院20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张继成教授主讲,我院黄泽敏副教授主持。我院院长张志铭、于浩、李帅等几位老师并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讲座。讲座伊始,黄泽敏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张继成教授在法逻辑学与法理学领域的成就,张继成教授也对自己与张志铭院长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过往情谊进行了回顾。随后,张继成教授以自己与梁慧星教授针对民法总则中存在的逻辑疏漏进行的探讨为开端,提出了逻辑的四种意涵,指出法律语言在是一门自然语言的同时也是一门逻辑语言,法律的内在逻辑必须以符合逻辑的形式进行表达。即法律应当符合合规律/合规则、准确、简洁、无矛盾性这四个标准。 接下来,张继成教授从逻辑连接词...
2020-11-30
法学院刑事法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刑事法治系列教研活动顺利举行
2020-11-26
《法学研究》黄泽敏
2020-11-26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讲座顺利举行
2020年11月1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42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法学院104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惠岭教授主讲,我院张志铭院长主持,姜峰、佀化强、于浩等几位老师出席。讲座伊始张志铭院长向大家介绍了蒋惠岭教授在司法制度改革领域丰富的学术、实践经历及学术成果。蒋惠岭教授以认识司法制度为起点,分别讲述了中国司法制度过去四十年、未来三十年以及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内容。蒋教授首先引入了小司法、中司法、大司法的概念,明确了司法制度在宪法中的独立地位,着重讲述了居中裁判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蒋惠岭教授引用了德国学者W.Seagle的名言:“法院是人类在法律领域最大的发明,也是法律领域的最后一个发明,因为它让法治成为可能。”蒋教授认为,居中裁判权能够帮助人摆脱自...
2020-11-25
《法学家》佀化强
2020-11-23
《法学论坛》于浩
2020-11-17
《法商研究》于浩
2020-11-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逮捕制度回顾与反思”讲座顺利举行
2020年11月8日下午,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逮捕制度回顾与反思”为题的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系列讲座在法学院楼104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孙长永教授主讲,法学院教授佀化强主持,我院张志铭院长、钱叶六、于浩、孟凡壮、樊传明等几位老师和部分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讲座。孙长永教授以日本学者高田卓尔的见解“近代以来的人权思想,主要是以刑事程序中强制措施的控制或者合理化为中心展开的”引入主题,分别以我国逮捕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前景展望五个方面展开讲座。孙长永教授介绍,1979年的《逮捕拘留条例》和《刑事诉讼法》的发布是逮捕制度的恢复和重建,1996年、2012年、2018年《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发布是逮捕制度的发展完善。孙长永教授肯定了中国逮捕制度在客观...
2020-11-04
“现代公共卫生法治的理论逻辑”讲座顺利举行
2020年10月29日下午2时,师大法学青年论坛之“现代公共卫生法治的理论逻辑”在法学院1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李广德老师主讲,我院紫江青年学者于浩老师主持,张志铭院长、田雷、姜峰、王美舒、孟凡壮等几位老师和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讲座。讲座开始前,于浩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李广德老师的学术经历和成就,张志铭院长向李老师赠送了本场讲座专属的纪念海报。讲座首先从介绍公共卫生法的理论悖论开始,李广德老师指出,公共卫生法的实践历史虽然悠久,早在古罗马和圣经就有公共卫生规则的记录,甚至英国1848年就制定了专门的法典,但古今中外公共卫生法本身的理论并不成熟,其定义、范围、边界等都基本没有共识。因此,如何阐述公共卫生法和公共卫生法治本身的理论坐标,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接下来,李广德老师从价值、...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67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1
/
49
跳转到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344588 传真:021-54344588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
清华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
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复旦大学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同济大学法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微信公众号